NO.1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
數據基礎制度建設事關國家發展和安全大局。《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數據二十條”)12月19日正式發布。數據二十條明確堅持促進數據合規高效流通使用、賦能實體經濟這一主線。提出構建數據產權、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四個制度。強調推進四項舉措:加強黨對構建數據基礎制度工作的全面領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做大做強數據要素型企業;積極鼓勵試驗探索,支持浙江等地區和有條件的行業、企業先行先試;穩步推進制度建設,逐步完善數據產權界定、數據流通和交易等主要領域關鍵環節的政策及標準。
NO.2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關于做好2023年電力中長期合同簽訂履約工作的通知》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12月21日發布《關于做好2023年電力中長期合同簽訂履約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明確,堅持電力中長期合同高比例簽約,鼓勵簽訂多年中長期合同,推動優先發電計劃通過電力中長期合同方式落實,推進電力中長期合同電子化運轉。在簽約形式上,市場主體在參與交易前簽訂交易承諾書,視為同意在交易平臺簽訂交易電子合同;具備條件的地區,可通過“電子簽章”或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方式履行電子簽約手續。在市場主體已授權的前提下,可通過交易平臺自動履行電子簽約手續,并形成規范的電子合同制式文本。《通知》提出,強化中長期合同履約和監管。做好中長期合同調度執行,推進各級信用中心見證簽約,健全市場主體信用評價體系。
NO.3
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北京市數字經濟促進條例》
日前,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北京市數字經濟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2023年1月1日起施行。作為市場資源配置的一種有效方式,招標采購在《條例》中被重點關注。“數據資源”章節的第十七條中,《條例》要求“市人民政府建立全市公共數據共享機制,推動公共數據和相關業務系統互聯互通”,其中特別指出,“市大數據中心具體負責公共數據的匯聚、清洗、共享、開放、應用和評估,通過集中采購、數據交換、接口調用等方式,推進非公共數據的匯聚,建設維護市級大數據平臺、公共數據開放平臺以及自然人、法人、信用、空間地理、電子證照、電子印章等基礎數據庫,提升跨部門、跨區域和跨層級的數據支撐能力。” 在“保障措施”章節的第五十二條中,要求“引導和支持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等社會力量加大資金投入,鼓勵金融機構開展數字經濟領域的產品和服務創新”,其中著重對招標采購服務方式提出了新要求。《條例》規定,“政府采購的采購人經依法批準,可以通過非公開招標方式,采購達到公開招標限額標準的首臺(套)裝備、首批次產品、首版次軟件,支持數字技術產品和服務的應用推廣”。
NO.4
山西省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移動版CA數字證書上線試運行
近日,山西省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發布《關于公共資源交易一體化平臺移動版CA數字證書上線試運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據《通知》,山西省CA數字證書的運行模式為移動版CA數字證書與Ukey介質版CA數字證書兩種方式并行,市場交易主體可自由選擇,使用兩種方式中的任意一種均可登錄納入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體系的相關系統參與交易活動。市場交易主體通過“三晉通”微信小程序,即可完成在線身份認證及移動版CA數字證書全流程在線申領、在線審核、在線發證,并在交易過程中,以掃描二維碼的方式實現用戶登錄、簽章、加密解密等工作。
NO.5
黑龍江哈爾濱市擴大公示范圍 提高招投標透明度
近日,哈爾濱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關于擴大中標候選人公示信息范圍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將信息公示內容從原來只公示第一名候選人的名稱、報價、質量、工期、項目負責人等具體信息,擴大到前三名候選人的名稱、報價、總得分、工期、資質業績(如招標文件要求)、項目負責人等信息全部公示;從招標人自主公示被否決投標情況,擴大到必須公示被否決投標的原因及依據,全面提高了招標投標活動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