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等多部門聯合發文,嚴格規范地方招標投標制度規則制定活動。各地制定有關招標投標制度規則,嚴格落實相關要求,認真開展公平競爭審查、合法性審核,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一般不少于30日。
國家發改委、工信部、交通運輸部等11部門日前印發《關于建立健全招標投標領域優化營商環境長效機制的通知》(下稱《通知》),其中提到,為鞏固和深化招標投標領域營商環境專項整治成果,進一步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迫切要求建立健全長效機制,久久為功,持續發力,推動招標投標領域營商環境實現根本性好轉。
同時,嚴格規范地方招標投標制度規則制定活動。各地制定有關招標投標制度規則,要嚴格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要求,認真開展公平競爭審查、合法性審核,充分聽取市場主體、行業協會商會意見,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一般不少于30日。
沒有法律、法規或者國務院決定和命令依據的,規范性文件不得減損市場主體合法權益或者增加其義務,不得設置市場準入和退出條件,不得設定證明事項,不得干預市場主體正常生產經營活動。
《通知》稱,新出臺制度規則前,要認真評估必要性,現有文件可以解決或者修改后可以解決有關問題的,不再出臺新文件;對此前發布的文件要全面梳理,對同一事項有多個規定的,根據情況作出合并、銜接、替代、廢止等處理。地方制定招標投標制度規則、公共資源交易管理服務制度規則,要建立征求本級招標投標指導協調工作牽頭部門和上一級主管部門意見機制,確保符合上位法規定,維護制度規則統一。
加大地方招標投標制度規則清理整合力度方面,《通知》稱,各省級招標投標指導協調工作牽頭部門要從促進全國統一市場建設的高度,以問題最為突出的市縣一級為重點,加大招標投標制度規則清理整合力度。除少數調整政府內部行為的文件外,要按照應減盡減、能統則統的原則,對各地市保留的招標投標制度規則類文件實行總量控制和增減掛鉤,避免邊清邊增。
此外,地方招標投標行政監督部門要在依法必須招標項目的事中事后監管方面,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模式,緊盯招標公告、招標文件、資格審查、開標評標定標、異議答復、招標投標情況書面報告、招標代理等關鍵環節、載體,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
《通知》還強調,各地招標投標指導協調工作牽頭部門要向下層層傳導壓力,對存在問題的地方,建立約談、發函、通報機制,推動思想認識到位、責任落實到位、問題整改到位。國家發改委和國務院有關部門發現地方突出違法問題或工作不落實問題,將通報給當地人民政府或當地黨委全面依法治省(區、市)委員會辦公室,典型問題向社會公開曝光。